湖南日报: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湖南紧紧围绕构建耕地全程一体化保护体系、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积极推进田长制试点、严格落实“两个耕地占补平衡”等多项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湖南日报从今天起推出《保护耕地 湖南行动》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湖南担当”。——编者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春耕在即,郴州市北湖区种粮大户骆元波已经在谋划着今年的种粮大计。在专业种植水稻的13个春秋里,他的种粮“版图”不断扩大。
“水稻种植从160多亩增加到了3000多亩。这都是耕地保护政策好啊。”老骆的笑藏不住。
耕地是千千万万个“老骆”的“命根子”。
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持续强化督察执法高压态势……近年来,湖南多维度探索“增量”路径,将耕地保护这道“简答题”做成“综合题”。
2月15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全省现有耕地5443.4万亩,恢复属性地类1114.7万亩,为保障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奠定基础。
严守耕地红线
这两日阳光冒头,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碧绿的菜田中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蔬菜。
谁曾想,三年前,这片耕地被占用,用以栽花植木、挖塘养鱼。沙龙村党支部书记罗平春出面制止:“耕地是饭碗田,更是‘希望田’。”
耕地为何被占用?皆因种粮经济效益低。找准痛点,沙龙村有的放矢:推行稻蔬轮作,实现“田地生金”。
罗平春介绍,村里引进种田能手组建了16家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地入股,参与集中种植、销售和年终分红。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蔬菜年销售收入达4236万元。“耕地守住了,产业兴旺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放眼全省,占用耕地现象并非个案,但不是每处都能像沙龙村这样还地复耕。
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省耕地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如何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科学编制实施耕地保护专项规划。
“根据专项规划,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从事非农建设等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均被严令禁止。”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张皓说,必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稳定耕地一亩不少、补充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确保规划期内完成国家下达我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
若有耕地被占用,通过实行耕地保护“一张图”管控,占在哪里,就补充在哪里、保护在哪里。
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副处长刘先刚介绍,在耕地保护“一张图”上,包含了全省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等关键要素,准确反映了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权属等属性状况。有了这“一张图”,全省耕地保护就有了遵循和依据。
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公布的调查数据,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074.4万吨,折合614.9亿斤,创近6年新高。全年湖南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5%的粮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出“湖南力量”。
“软硬兼施”强监管
北湖区华塘镇三合村,离郴州市区不到半小时路程。这里曾将200余亩耕地改建成花海,一度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在田长制的统筹监管下,2021年10月,北湖区依法依规拆除三合村的70.4亩违法建设设施,并将256.8亩花海、草皮等“非粮化”占地进行整改和复垦,并实行蔬菜和水稻轮作,确保土地效能。
田长制,是湖南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推行的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旨在通过建立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田长”需及时发现、制止、上报辖区内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非农化”“非粮化”行为。
目前,田长制已在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资兴市、浏阳市6个县市区试点。今年将在全省推动建立省市县乡村组户七级“田长制”,共同守住耕地红线。
耕地是否被占用,被占用了多少,仅靠人力监测远远不够。
刘先刚介绍,自2020年起,湖南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动态监测耕地的占补平衡情况,监测数据月调度、季小结、年总结。“卫星的‘眼睛’下,占用、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为进一步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耕地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目前,全省已开始在长株潭地区,试点实施铁塔视频等实时监测手段。
“下一步,通过实行卫星监测,开启实时摄像头,全天候、全覆盖看紧每一块耕地;同时对监测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推送至直接负责人和负责部门。”刘先刚认为,监管越及时,预防破坏耕地的行为的效果就越好。
人力与技术双管齐下,不少地区实现了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的有机统一。株洲市天元区通过在各类土壤类型上建立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不仅保护了耕地,还培肥了土壤。
督察执法“长牙齿”
2020年9月,卫星遥感图片监测发现,常德汉寿县太子庙镇永兴村李某勇等7人擅自占用耕地挖塘养鱼,其中永久基本农田6888平方米。
汉寿县自然资源局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责令其限期恢复耕种条件。但鉴于其耕地损毁程度特别严重,且破坏的耕地面积较大,同年12月,汉寿县自然资源局将该案移送公安,追究7人刑事责任。
2月14日,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第一批共70余个耕地保护典型案例,主要涉及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挖田造景等问题。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长牙齿”的硬措施毫不手软。
目前,我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挖塘养鱼和挖湖造景等四个专项整治,正雷厉风行推进,尤其对新增违法零容忍。
“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先处罚、再整改,决不以整改代替处罚。”张皓掷地有声。
有罚也有奖。按照最新出台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分配,向种植粮食的耕地倾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资金,对耕地保护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耕地保护得好,除了有奖励,征地上还有补偿。”张皓说,鼓励老百姓保护好耕地,保护好他们的利益。
协同配合的“组合拳”,为耕地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有了耕地,有了政策,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张皓说:“要把饭碗端得更稳,更有底气,要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来 源:湖南日报
记 者:彭可心 黄利飞
通讯员:彭小云
往期 ·推荐
牢记“国之大者”!让耕地保护声音传遍三湘四水,深入千家万户
推进“零换乘”,服务“强省会”!常益长与武广高铁直通线项目征地拆迁实物量调查启动
“穿透式”监管 “全谱图”管理 ,湖南产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放大招”
人民日报报道湖南探索构建自然生态碳汇监测体系